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雜談] 九合一選舉感想

每次的選舉開票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我多半都會發愁。

為什麼呢?

其一,我總是擔心多數人的選擇會帶領全體人民走往毀滅的道路。在本次的選舉中,除了臺北市反轉了之外,幾個原本應是藍色的區域也轉成了綠色,不少人說這是人民的覺醒,也有人說這是人民的憤怒──而我相信憤怒居多。人民要的是安居樂業,經濟搞不起來,即使大環境本來就糟,人民依然怨;民以食為天,食安問題連環爆,即使沒爆出來還得繼續吃,人民還是怨。

人們很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錯誤的選擇,故在上述的情境下,這種近似報復的心態可能會讓人集中在負面的視角,而忽視了正面等其他面向(注意,事情不是只有正面和負面兩種極端),再加上從眾效應,我們很有可能集體做出錯誤的決定。


其二,我總是懷疑這些選擇只是「看起來有選擇的選擇」(如同編輯會先挑過封面再給作者選一樣)。其實這偏向個人黑暗心理作祟,假如我們看到的這些政治人物只是「表」,都是「裡」所推舉出來的選項,而這一切安排只是為了統治我們這些人……

這種幕後黑手的說法比較像是小說題材,略過好了。(真的可以略過嗎?)


其三,我總是覺得真正強/弱勢的族群不會有所變化。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有可能達到所謂的「大同社會」嗎?這可能像《詐欺遊戲》中,神崎直所提出的最佳解一樣,忽略了人類貪小便宜、短視近利等人性,幾近不可能。

如果「民主」無法照顧弱勢族群、無法阻止強者肆意掠奪,那麼又該如何是好?屆時可能就得做好「革命」的覺悟──我由衷地希望不要。


最後,希望自己的視野能看得既遠又深又清楚──(戴上厚重的近視眼鏡)不過這好像得再花些時間努力才行。


20141130酒後胡言亂語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日劇]《聖女》第二至七話(終)

由於中間這幾集都算中規中矩,倒沒什麼能大書特書的感想,今天看完第七話,索性一口氣來做個總整理。


中村晴樹

有正義感、明辨是非是一件好事,但劇中對於肘井心中是否曾有殺意耿耿於懷,並因此判定肘井是罪人。

觀眾身為客觀的他者,的確能從肘井的強迫症推斷出火災是她有意或無意所遺下的菸蒂所造成,但是以劇中角色來看待這件事就非常有趣,千倉先生的回憶可不可信原本就值得商榷,在死無對證之後,又要怎麼定罪呢?

果然還是個很嫩的律師。


本宮泉美

幾近完美的人格展現。

第七集有段基子回甩泉美一巴掌後說教的劇情,我必須說一路順遂不是妳的錯,妳只是錯在先甩了基子巴掌而已。

由於職業是護士,某方面來說,這角色更貼近劇名的「聖女」。


肘井基子

「聖女」在劇中的詮釋是「美麗、聰慧、堅強,令所有人膜拜的女人」,或許因為母親是妓女,在詮釋之前總是會加上「不被男人所利用」這樣子的描述。

肘井基子的母親很努力地想讓她走上理想的道路,而肘井本人也相當地努力,無奈編劇造化弄人,周圍遇到的男性不斷用著金錢、蔬果(沒看錯,是蔬果)打算一親肘井芳澤,這讓肘村對男性更加失望,進一步確立了「為愛拿錢」的價值觀。

錯了嗎?我覺得沒有。

愛情和麵包不能兼顧時,要選擇何者?肘井在第七集的自白中很明確地讓我們知道,先前她雖然選擇了麵包,但日後心心念念的總是當下被捨去的愛情。冷靜一點來看,可說僅是「得不到的最美」心態作祟,話說回來愛情這件事不易用理論解釋,也很難「冷靜」來看,我能體諒劇中角色為慾所困的行為,但其劇情發展走向實在是讓我猜不透。

其一,肘井經過劇中前六集的三溫暖,最後因強烈的占有慾而讓自己有著幾近精神病的行為,這不稀奇,稀奇的地方在於從鬼門關走一趟,失去視力之後並沒因此醒悟,反而走向了自滅的道路。PTT 的版友更有「結局就是哥吉拉肆虐完後又回到大海裡去了……」一評,可見其結局實在出人意表。

其二,主角老哥克樹在前半段極盡陰森之能事,後半段出關後總算是捅出一些婁子,然後呢?被晴樹打了一拳,碎嘴念個幾句就沒了,說好的報應呢?(誤)仔細回顧一下,放放消息的確稱不上罪大惡極,只是沒報應讓我覺得怪怪的。

其三,承上,晴樹在大罵老哥時,還幫肘井說話「她只是想要努力地活下去而已」,能讓主角說出這臺詞,我還覺得編劇是想告訴觀眾「努力活下去」的重要性,結果馬上被打臉,肘井就這麼「回到大海裡去了」。

對於肘井我的感想是:不能貫徹一直以來的價值觀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被「迷住」的男人、女人們

被「迷註」的男人或許包含中村克樹,其中大概只有阿川先生稍微值得可敬,他很了解肘井是什麼樣的女人,心甘情願地花錢投資在她身上,兩人的關係就這麼維持了好一陣子,可惜編劇……(略)

千倉先生在劇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不過我們很難得知他與老婆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讓千倉先生一開始不顧一切想要離婚,得知肘井對自己並沒有感情的事實而選擇一死──離譜的是,千倉先生寧願讓老婆把自己推下樓也不願回頭、千倉太太寧願推他下樓也不願找人求救,這應該也可以算上我猜不透的劇情。

千倉太太的殺人罪和蓄意殺人罪並沒有進一步說明,可見其完全不被當一回事,不過這角色屬於那種「都是 they 的錯」的人,很難得到我的同情就是了(反正也不值錢)。


最後的最後

晴樹:「泉美,妳會游泳嗎?」
泉美:「我不會,那你呢?」
晴樹:「我也不會。」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日劇]《聖女》第一話

坦白說我很久沒寫影視心得了,不過在廣末涼子主演以及被人提醒兼強迫推坑的狀況下,不寫些東西交待一下似乎說不過去。

首先我得承認,太沉重的劇本通常會讓我看得很痛苦,誠如經典《脣膏》、《不需要愛情的夏天》等,都在我看完一輪後封存在五斗櫃及回憶之中,而劇情緊湊的《魔王》則是少數除外的例子,雖然這部不是涼子等人的作品,但是──好斗真,不追嗎?

讓我們回過頭來談談《聖女》這部戲吧,由目前所能找到的劇情簡介中可以知道,這是一部結合了師生戀、感情詐欺、刑事訴訟的玄疑法庭片(大概),劇中對女主角肘井基子(又名緒澤瑪利亞?)使用「魔性之女」一詞,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前些日子《Legal High 2》中由小雪所飾演的安藤貴和;只是廣末涼子在該劇出演別府法官,這兩個因素一加起來,倒讓我起了不如也讓別府來這部擔任法官的念頭……

總體來說看完第一話後讓我腦袋不太清楚,一方面是「魔性之女」這個詞過於強烈,只要演員的氣質不對,就「全組壞光光」。而廣末涼子的氣質不符嗎?也不是,以她在《脣膏》中飾演的早川藍一角的表現,也算滿足了我心中「魔性之女」印象,不過在《聖女》首話的表演就必須再討論一下。

另一方面是角色情感不明確。劇中的女主角是個謎,劇名叫「聖女」,但在劇中則是被人稱為「魔性之女」,這兩者顯然是衝突矛盾的,真要掛勾在一起,就會讓人想到「看起來是在做壞事,但實際上是在做好事」的發展。習慣上我會以劇中角色的眼神、表情來推論實際上的狀況,但本劇似乎不打算讓我這麼容易判定角色好壞,在搞不清楚角色是好是壞的情況下,讓我不曉得該以什麼立場來看本劇。

如果肘井基子是好人,那麼我們可以從一開始就觀察到她的言行舉止都是好的,只是因為一些誤會使得她被捕,甚至可以一路帶著處處可憐又略帶哀怨的眼神來向觀眾勾魂;就算是演壞人,也能夠用著機關算盡的演法來讓觀眾恨到咬牙切齒,直呼這女人怎麼這麼賤!(臺灣八點檔遺毒──雖然我很久沒看了)

偏偏頭痛的就是這點,我甚至開始懷疑編劇還沒決定角色的去向,連演員也被告知「請用讓人搞不清楚狀況的方式來表現」這類模稜兩可的方式來演出,只是這種方式容易讓我懷疑劇中所有角色的好壞,而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啊……是說太貼近現實生活,因此覺得疲累嗎?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筆記] 伴侶關係經營與溝通

今天學校教育訓練的課題是《伴侶關係經營與溝通》,主講人諮商心理師楊瑞玉老師在短短二個小時之內大致上說明了「情緒取向婚姻治療」的涵義及方法。以我在臺大上了幾次課的評價來說,這次的評價非常高,加班完等著晒衣服的空檔就來分享一下相關的訊息。

楊老師一開始以《逆光飛翔》中一段男女爭吵的片段開頭,由演員的表情和動作,分析了男方和女方當下的心態與訴求,此時有幾點值得提出:

1. 當女性處於生氣狀況時,其背後因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傷心等更深層的因素,必須加以分析並區別。(生氣和恐懼、傷心這兩個負面情緒相關,而厭惡這個情緒因為會有逃避面對的行為,較易區別)

2. 男性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時,一開始容易採取壓抑情緒的行動,而壓抑之下的語氣加上僵硬的表情會讓另一方認為當事人正在生氣。

3. 因為保護自己的天性使然,我們遇到指控或質問時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急於說明狀況或解決問題,其實當下若能先「回應對方的情緒」,或許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即情緒取向療法(EFT)。

4. 在一段關係之中,我們容易高估自己的努力而低估對方的努力。在雙方互動良好的情形下,雙方的付出都容易被看見,但若互動不佳,對方所感到的付出甚至可能會打對折。


接下來則以「貓捉老鼠」來比喻兩位當事人,一方積極主動地付出,想要發展關係,但另一方則覺得有壓力想逃。如果要脫離「貓拚命追,老鼠拚命逃」的狀態,則有以下步驟:

1. 貓先不要追。在雙方有足夠的信任基礎,不致造成情緒勒索的前提下,貓向老鼠表明「我很需要你的肯定」這類軟性話語,能起個很好的開頭。

2. 以輕柔的方式請老鼠分享心情。(同樣需要信任基礎,不然反而會淪為逃避藉口)

3. 若進入負向循環,則調整做法,找到新的互動方式。

最後老師以《真愛每一天》中的片段作結,如果能讓自己處在(心境)輕鬆的狀態下,多半可看到事物好的那一面,這樣子能更享受生命。

==
講者推薦書單:《情緒取向VS婚姻治療(二版)》、《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愛是有道理的》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雜談] 或許我們習於萬物有因必有果

2014 年 5 月 21 日,臺北捷運發生無差別攻擊事件。

我們開始挖掘,試圖找出原因,藉此避免這類事件再度發生,或是嘗試擬出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安全。於是我們將一張張的標籤往嫌犯身上貼、追究這到底是「誰」的錯、告訴親朋好友該提高警覺、小心陌生人、要隨身帶防身用具……;專業人士出面呼籲媒體自制,以避免模仿犯等二度傷害的狀況出現;習武的達人則指出,遇到這類狀況要冷靜應對並想辦法逃跑。

我在「戒慎恐懼」之餘,思考了下面幾件事:

1. 什麼樣的因(或家庭、或社會),產生了這樣的果?
2. 如何避免這類情形再度發生?
3. 以刑責來說,何者較妥?
4. 加害者的目的是什麼?
5. 如何面對《怪物(Monster)》一書中的問題?
6. (中略幾個可能有不當影響的題目)
7. 自己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關於第一個問題,從我們的媒體、鄉民所發表的文章及言論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標籤),「社會造成的」、「家庭因素」、「教育出問題」、「總統要負責」、「暴力電玩的錯」、……

人是可以如此被簡化概括的嗎?不能。我們必須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你是你,而我是我;我們同處一個社會、(也許)受同樣的國民教育、有著同一個總統、可能還喜歡玩同樣的(暴力)電玩,但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總是不完全一致的,甚或很不一樣的。

再者,如果把這些答案(標籤)全數排除,就能避免嗎?試圖想像一個理想國度,裡頭的人個個富足、無憂無慮與世無爭,這樣子的國度就不會有類似的罪犯出現嗎?我必須悲觀的說,還是有機率,我們無法控制基因這類元素的排列──若把因子純化到只剩下基因,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回過頭來看,死刑執行與否一直以來的爭辯不斷,個人基於「等價交換原則」,主張罪犯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我覺得很合理;但是,司法本身能達到完美無瑕嗎?我必須說,仍有出錯的機率。假設有朝一日我成為被冤枉的對象,但司法短期的錯誤使我被判處死刑,我該如何主張?我想,光是「相應的代價」就很值得討論。

承接上述的思維,我們也企圖去找出其目的所在。我在閱讀漫畫《怪物(Monster)》時,十分佩服作者能想出這樣子的劇情,「約翰」的存在讓人脊背發涼……自覺過於深度討論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就此打住。

我非常厭惡不白之寃。如今個個捷客人人自危,換句話說我對於每個乘客來說都是「嫌疑犯」,想到此不禁皺了眉頭(變得更像嫌疑犯),我們有必要這麼……這麼不信任彼此嗎?有必要提高安全警戒,負出龐大的社會成本嗎?我疑惑。

我嘗試今早如往常般在捷運上補眠,卻怎麼也睡不著。

我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