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雜談] 或許我們習於萬物有因必有果

2014 年 5 月 21 日,臺北捷運發生無差別攻擊事件。

我們開始挖掘,試圖找出原因,藉此避免這類事件再度發生,或是嘗試擬出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安全。於是我們將一張張的標籤往嫌犯身上貼、追究這到底是「誰」的錯、告訴親朋好友該提高警覺、小心陌生人、要隨身帶防身用具……;專業人士出面呼籲媒體自制,以避免模仿犯等二度傷害的狀況出現;習武的達人則指出,遇到這類狀況要冷靜應對並想辦法逃跑。

我在「戒慎恐懼」之餘,思考了下面幾件事:

1. 什麼樣的因(或家庭、或社會),產生了這樣的果?
2. 如何避免這類情形再度發生?
3. 以刑責來說,何者較妥?
4. 加害者的目的是什麼?
5. 如何面對《怪物(Monster)》一書中的問題?
6. (中略幾個可能有不當影響的題目)
7. 自己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關於第一個問題,從我們的媒體、鄉民所發表的文章及言論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標籤),「社會造成的」、「家庭因素」、「教育出問題」、「總統要負責」、「暴力電玩的錯」、……

人是可以如此被簡化概括的嗎?不能。我們必須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你是你,而我是我;我們同處一個社會、(也許)受同樣的國民教育、有著同一個總統、可能還喜歡玩同樣的(暴力)電玩,但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總是不完全一致的,甚或很不一樣的。

再者,如果把這些答案(標籤)全數排除,就能避免嗎?試圖想像一個理想國度,裡頭的人個個富足、無憂無慮與世無爭,這樣子的國度就不會有類似的罪犯出現嗎?我必須悲觀的說,還是有機率,我們無法控制基因這類元素的排列──若把因子純化到只剩下基因,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回過頭來看,死刑執行與否一直以來的爭辯不斷,個人基於「等價交換原則」,主張罪犯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我覺得很合理;但是,司法本身能達到完美無瑕嗎?我必須說,仍有出錯的機率。假設有朝一日我成為被冤枉的對象,但司法短期的錯誤使我被判處死刑,我該如何主張?我想,光是「相應的代價」就很值得討論。

承接上述的思維,我們也企圖去找出其目的所在。我在閱讀漫畫《怪物(Monster)》時,十分佩服作者能想出這樣子的劇情,「約翰」的存在讓人脊背發涼……自覺過於深度討論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就此打住。

我非常厭惡不白之寃。如今個個捷客人人自危,換句話說我對於每個乘客來說都是「嫌疑犯」,想到此不禁皺了眉頭(變得更像嫌疑犯),我們有必要這麼……這麼不信任彼此嗎?有必要提高安全警戒,負出龐大的社會成本嗎?我疑惑。

我嘗試今早如往常般在捷運上補眠,卻怎麼也睡不著。

我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