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小說] 琅琊榜

《琅琊榜》,原作海宴,為一架空的歷史小說,原先在網路上連載,非常有人氣,後來改編成電視劇《琅琊榜》,更掀起了一陣旋風;奇的是電視劇的編劇仍由海宴擔任,改編幅度甚少,可說是作品還原度極高的一部戲,加上劇組在服裝、道具、選角都十分嚴謹,更有「良心劇」的評價。

十一月的時候終於把手邊的稿子丟出去,週末不必再自主加班,一時間空虛寂寞覺得無聊,看著灰鷹(譚光磊)整天在臉書推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全劇才五十四集,不算太多,可以打發一些時間,沒想到一看就中毒,電視劇看完後不禁又買了小說再回味一下,不過正體中文版的小說以「瑯」稱呼,為求簡便,在此則統一均以「琅」處理。(網路版和實體書又有不同,就先略過)

小說原先的設定是在一個架空的時代,對於歷史甚差的我來說無多大影響,那些外患在我腦中糊成一團,要我說出哪個朝代有哪些我還真的辦不到,只是看到譽王說出「孫行者」一詞時仍略感吃驚,想說這也差太多,再怎麼樣這時空似乎都不該落在明朝之後──不過這點在電視劇中改掉了(沒記錯的話),可謂萬幸。

若要簡單評論電視劇和小說各有什麼優勢的話,我會說,電視劇更加揪心(是滴,這是優點),而小說更能體會人物的心境(其實這是一貫的優勢);用另一個角度來猜想,甚至可以說電視劇本是海宴在寫作時想寫,卻沒有寫出來的。

以最主要的差別──感情線──來看,霓凰的痴情在劇中更加放大,想當初看到那所謂「女人的直覺」時,心中只覺得的確是這麼回事,這麼不合邏輯的答案都能猜出來,不虧是用情至深的郡主。然而這一幕在小說中卻顯得略為牽強,或許是我薄情,我實在不認為原本打算來要人的郡主有心力在轉瞬之間想到眼前的文弱書生就是赤焰軍少帥。

若我是林殊,我情願有聶鐸存在;若我是個對不起主角的作者,我會盡量成全這個角色的心願。就邏輯上來看,實在沒有必要因此繼續擔誤霓凰的人生大事──即便已經擔誤到有點誇張,但至少以小說的安排來看,康復期短一些。

為什麼會說「對不起主角」呢?這點可由最後的三國同時來犯略見一二。林殊(梅長蘇)活不過四十,在平反寃屈之後,可有哪些結局?多數人大概都希望他能浪蕩江湖,繼續當盟主,甚或與霓凰成親,進而略享餘年。可是這樣子的結局能成就一部好作品嗎?雖然這是值得討論的一件事,但我想不完美的劇情才能在人的心中留下位置,是故林殊非死不可。在這情況下,能滿足他心願的就盡量全了唄。

冤情得雪、摯友登基、死得其所,乃至大家捨不得他死,讓他繼續活在心中「蘇兄扮鹿」。

最後,我必須得說一句,《琅琊榜》若要在小說與電視劇擇其一,我會選電視劇。一來劇情還原度高,單看電視劇不會損失太多內容;二來演員均是上上之選,加上改編後的幾個角色更加討喜,觀賞起來的娛樂效果絕不輸小說;三來電視劇揪心度大增,更適合被虐狂觀看(喂)。

好劇,不看嗎?(明明掛「小說」,卻在推電視劇……)

2 則留言:

  1. 入坑觀眾+1,不過有些場景也好希望電視劇能演出來唷,像是靖王拍掉梅長蘇手上榛子酥的一幕,用想的就有些催淚QQ

    回覆刪除
  2. 我猜是因為榛子酥沒有細講的話很難讓觀眾一看就知道發生了什麼……

    那不比香蕉啊(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