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無月清風的夜晚,一對情侶登高賞景,自山上往下望,那裡是臺北101,那裡是美麗華,「繁星」點點,很是美麗。抬頭一看,「正港」星空高掛三尺,卻沒有一顆認得出來。
「矮油,話說這北極星在哪裡呀?」
「呃……我找一下app……」
在大家開始欣賞美麗的星空之前,先讓我喊暫停。
從日常生活的觀測得知,月亮、星星、太陽都有週期性的運動,而我們從小就知道:地球是圓的、地球繞著太陽轉、……可是古人的想像並非如此。可見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觀點,往往不是那麼地自然且直觀。
從《星空協奏曲》中可以了解,現今常用的「科學方法」並不是一種自然的方法,它完全跳出我們傳統的直覺式思維,必須以理性的態度來思考。以「天文」這門學問來說,在高中被歸到物理、地球科學,是以數學公式和物理理論來進行描述,而不是「地表西邊較低,所以日月星辰向西移動」這類的敘述。
筆者不喜背誦,對史地等科目感到異常「苦手」,可是再怎麼討厭背誦,在學物理、化學時,仍有幾個知名人士會出現,像是牛頓、愛因斯坦、波以耳等人,有時候為了紀念這些科學家,會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其發現/明的定理──個人不太喜歡這種做法,因為這無法讓人記得更清楚(可能只是對我而言)。
加上升學主義作祟,學習的過程滿容易變成無止盡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科學家在腦袋中一個個都和數學式畫上等號:牛頓 = F = ma、愛因斯坦 = e = mc2、波以耳 = PV = k、……。同樣是「人名」,拿破崙、希特勒這類歷史人物似乎更為有血有肉,因為我們比較容易在課堂上得知其生平軼事。
然而這些科學家們的品性真的就如此良好,以充滿理性的思維看待萬物,沒有任何缺點嗎?當然不是,環顧整個科學史,能被爆料的人不少,像是伽利略大學沒畢業(可是自學後還是能當比薩大學的教師)、牛頓和虎克的感情極差(但仍維持表面上的紳士風度)、愛因斯坦的數學不好(所以必須「外掛」一名數學家)。這類趣事若能在課堂上稍微提起,應可有效減少和周公下棋的學生人數。
以這種角度來看,《星空協奏曲》就是一本「八卦」的科普書籍,裡面除了講些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努力奮鬥的血淚史之外,也把這段過程如實地呈現於書中,若讀者願意提筆埋首,隨著講者一步步推導、計算,就能體會到那「觸及靈魂」的感動和喜悅。
克卜勒曾這樣說過:「如果這種冗長的方法讓你厭煩的話,你或許更會憐憫起我來。因為我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反覆了至少七十餘次的計算,從探討火星開始,至今已過了五個年頭。」(摘自《星空協奏曲》第117-118頁)
我想諸位應該可以從中體會到那種「觸及靈魂」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